6月26日,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砖国家(巴西)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巴西成功举办。
大赛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280多支队伍的积极参加。6月22日-30日,17支参赛队作为中方代表团分成四个团赴巴西圣保罗州、里约热内卢州、圣塔卡塔琳娜州和马托格罗索州参赛交流,经过现场演示、答辩和专家评审,最终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圣塔卡塔琳娜赛区
圣塔卡塔琳娜赛区的赛场设在圣塔卡塔琳娜州工业联合会(FIESC)。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技能发展、应用技术和创新工作组组长、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协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主任刘振英博士向评审及参赛专家介绍赛事情况,中方参赛队展示了7个技术创新比赛项目。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陆剑老师展示了参赛项目“创‘芯’科技——行业首创无极传动全自动智能防盗锁体”,并在现场操作演示。该项目致力于解决无极传动全自动智能防盗锁体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挑战。无极传动系统是该技术的核心,它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齿轮组合和传动机构,实现了无级变速和高效能量传递;智能化防盗功能是另一个关键技术,通过集成先进的感应器、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锁体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入侵检测。
图: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陆剑老师展示参赛项目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甘以明老师展示了参赛项目“纺织基智能液体采集与分析柔性芯体技术研发及应用”。该项目针对目前普通的柔性材料对液体分散速度、容量和位置在特定的环境下不具备疏导控制液体能力的问题,为了达到快速有效地对液体进行管理,提升贴身用柔性制品的消费者舒适性体验,研发智能控制液体定向传输的柔性材料制造加工及其应用的系列技术。
图: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甘以明老师展示参赛项目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杨成林老师展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中巴绘画艺术风格转换”参赛项目。该项目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于风格的提取与融合、高分辨率图像的生成与保持以及网络模型的优化与稳定。项目通过改进GAN的结构和训练策略,实现不同艺术风格的准确捕捉和有机结合,同时确保在转换过程中图像的质量和细节得以保持。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来提取源风格图像的特征表示,利用这些特征来指导目标图像的转换等。
图: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杨成林老师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杨忠老师展示了“‘丝路华语’的智能技术整合应用——以播音主持专业资源库建设为例”参赛项目。项目核心是让中国文化借助优美的口语表达艺术,供给AI进行深度学习,反复为系统采集发声中的“精、气、神”,表达中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AI辅助即兴口语的复述、描述、评述等艺术参数。该项目突破了语言隔阂,金砖国家可以共享丰富资源,并不断更新规范化口语教学应用。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郑凯老师展示了“人工智能视频助力金砖国家新工业宣传与推广”参赛项目。该项目通过优化高质量视频内容生成、视频生成效率、内容创新和多样性、技术和平台的可扩展性等技术方向和关键性能指标,提升人工智能在视频生成领域的应用能力,从而为金砖国家新工业宣传与推广提供高效、个性化和创新的视频内容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还能够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金砖国家的新工业推广提供持久的支持。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周受钦教授展示了“深度学习与无人机协同的农业病虫害识别分析系统”和“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活体鱼类分筛计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两个参赛项目。
图: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周受钦教授
现场专家从技术难度、实用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对参赛项目进行分析,中方参赛队的项目得到了巴方评委的高度肯定,大赛组委会代表和巴西评审专家为参赛选手颁发了获奖证书。
圣保罗赛区
圣保罗赛区的赛场设在SENAI "Conde José Vicente Azevedo"职业学院,中方参赛队伍展示了2个创新比赛项目。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仇晨光老师展示了“港区综合智慧零碳电厂设计与改造”参赛项目。该项目设计包含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BIPV车棚、风光电一体化路灯、港口岸电、换电重卡、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和中国第一座电动船舶充换电站等多个板块,助力港区能源体系的低碳运行。
图: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仇晨光老师展示参赛项目
南开大学赵毓老师展示了“蓖麻油加氢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参赛项目。该项目根据蓖麻油分子结构特点,以及加氢脱氧中大量水蒸气以及积碳对催化剂的影响,针对性地开发出高稳定,高寿命,高收率的生物燃料催化剂。所研制的“植物油加氢制备生物航油催化剂”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生物航油加氢催化剂对蓖麻油的转化率高达100%,航油液体收率>40%。经权威机构检测,全部指标符合3号喷气燃料相关标准。
图:南开大学赵毓老师展示参赛项目
中巴双方就两个竞赛项目进行分组谈论,并开展项目对接会,探讨项目的落地与合作。
赛后,大赛组委会代表和巴西裁判专家上台为两队参赛选手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里约热内卢赛区
里约热内卢赛区的赛场设在Casa Firjan创新中心,中方参赛队伍向巴西方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等相关领域专家展示了5个技术创新比赛项目。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周仲兵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在社群法律意识测度与违法倾向监测中的应用”参赛项目。项目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法律意识监测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可以将像GPT-4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应用于评估社区法律意识和监测非法行为倾向。该框架存在有利于改进现有社会治理的巨大潜力,对具有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金砖国家尤其如此。
图: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周仲兵展示参赛项目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教师张景超、袁方玉展示了“基于AI技术的电路焊点判别系统”参赛项目。该系统基于国际电工标准,对焊点质量进行视觉识别,给出质量评判结果,并通过大模型技术,对评判结果进行原因归纳,然后给出进一步练习的建议,相关技术可用于MIG、TIG等焊接检测,既可用于职业教育中的焊接训练课程,也可用于实际的生产场景以提高产品质量。
图: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教师张景超、袁方玉展示参赛项目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姜龙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互联智慧决策平台”参赛项目。该平台结合最前沿的流程挖掘、商业智能、RPA、OCR识别、机器学习、RPA机器人、低代码开发、AIGC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工业互联、打造统一数据底座、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治理数据体系、发力数据智能,通过少量代码和“拖拉拽”的方式,快速构建以“数字互联智慧决策平台”为核心、联通各“孤岛”数据、幻化出无穷个智慧分析数据模型的X+1+X的生态系统,形成“以数连接、由数驱动、用数重塑”的新型数字化价值观。
图: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姜龙展示参赛项目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胡建华展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参赛项目。该系统利用目标检测、手势识别、姿态识别和文本识别等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摄像头采集数据,为学习者打造了一个互动性强的课堂环境。产品融合了游戏元素与知识学习,采用动作识别技术实现人机互动,提升学习乐趣。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批改作业,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个性化知识推荐和数据可视化。通过姿态识别算法与课堂游戏的结合,实现了课堂活动的娱乐化,增强了线上课堂的互动性。
图: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胡建华展示参赛项目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副主任谭志荣展示了“智能半挂汽车列车主动避障解决方案”参赛项目。智能半挂汽车列车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及超声波雷达进行车辆周围数据采集、采用组合导航系统进行自主定位,并建立只能半挂汽车列车可行域;合理设计安全避障决策策略,建立速度序列点与路径序列点,利用线控驱动系统、线控转向系统及线控制动系统准确跟踪规划速度与路径,使智能半挂汽车列车自主感知、决策、规划及控制,实现自主安全行驶。
图: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副主任谭志荣展示参赛项目
巴西方专家对于中方代表团的参赛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合作愿望。双方针对各个项目进行详细的讨论和了解,对于项目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交换意见。经过多轮探讨,中巴双方不仅就五个参赛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还将在其他领域开展项目合作,进一步丰富了本次技术创新大赛的成果。
图:中巴双方专家现场讨论参赛项目
赛后,中方代表团成员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教务部主任王伟将象征友谊的校旗赠予巴方,同时,巴方代表为中方授予证书。
图: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教务部主任王伟赠予巴方校旗
马托格罗索赛区
马托格罗索赛区的赛场设在SENAI技术学院(国家工业学习服务中心),中方参赛队伍向巴西方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等相关领域专家展示了5个技术创新项目。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姜辉副院长和曾彬老师,从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降级模式下,中央调度与多功能团队联动配合影响处置结果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详细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多岗位智能联动应急处置虚拟仿真系统”项目。
图: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姜辉副院长和曾彬老师展示参赛项目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孔祥宇老师展示了“深度学习与无人机协同的农业病虫害识别分析系统”参赛项目,针对农作物中重大病虫害精准监测预警技术缺乏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在这个框架下可以实现对重大病虫害的精准监测和快速评估,应用于农田病虫害的预警及防治。
图: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孔祥宇老师展示参赛项目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吴菀毓老师展示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活体鱼类分筛计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参赛项目。项目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提出了创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云智能鱼苗分选和投放装置样机,对大小不同的鱼苗进行筛选,并对鱼苗进行计数投放,同时监测水情,所有数据在云平台和 APP 移动端上实现信息化监控管理,应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
图: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吴菀毓老师展示参赛项目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杨艳山负责人、艾佳琨主任展示了“智能割草机器人”参赛项目,项目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边界建立和路径规划方法,研发出了新型割草刀具,新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割草机的工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
图: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杨艳山负责人、艾佳琨主任展示参赛项目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罗静海博士展示了“基于农田多维电子监测系统及人工智能解码技术下的农业大数据决策平台”参赛项目。该平台基于多维农田信息采集技术构建农田大数据库,并结合最新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智能决策辅助功能,可极大程度地提高数据库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价值化。
图: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罗静海博士展示参赛项目
SENAI国家部产业发展专家Frankwaine Pereira de Melo和SENAI马托格罗索州区域总监Carlos Eduardo Braguini等领导和专家针对各个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对于项目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交换了务实意见,希望通过推介和交流,夯实本次技术创新大赛的成果成效,拓展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图:中巴双方现场讨论参赛项目及相关议题
赛后,巴方专家向参赛项目代表颁发了证书。
本次大赛由巴西全国工业培训服务机构(SENAI)、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技能发展、应用技术和创新(巴西)工作组与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技能发展、应用技术和创新(中方)工作组、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中国科协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中国发明协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厦门市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组织。
大赛简介
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金砖大赛”)是2017年金砖国家最高领导人会晤筹备委员会认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备案、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批准的国际大赛。自2017年起,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25余万人次参与了竞赛及相关会议、展览展示、技术交流等活动,并连续七年在《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年度报告》中作为成果设计呈送给金砖五国最高领导人。经过七届赛事的发展及完善,现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已纳入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和专业建设相关评价成果范围,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金砖大赛拉开了金砖国家技能竞赛和技术创新合作的序幕,成为推动金砖国家间技术创新、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同时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得到了金砖国家的高度认可,得到了教育部、工信部、人社部、国务院国资委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相关单位的支持。
文字:杜红杰,王雪,吕振昆,康桂如
编辑:康桂如
审核:何薇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