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43届亚洲焊接联合会年会系列活动——第十八届亚洲焊接技术及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征集的通知

时间:2025-10-09浏览次数:23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亚洲国家及世界焊接行业技术交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职教出海与国际产教融合的核心目标,落实输出中国职业技能和技术标准、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发展方向,第43届亚洲焊接联合会(Asian Welding Federation, AWF)年会系列活动——第十八届亚洲焊接技术及应用国际研讨会,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研讨会将聚焦搭建中外技术对接与资源整合平台,既助力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对接产业升级需求,也为职业院校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随企出海”提供实践路径,切实推动焊接领域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向纵深推进。现面向全球焊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论文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基础信息

微信图片_20251009091805.png

二、论文征集主题

本次论文征集围绕“焊接技术应用与国际产教融合”核心方向,重点涵盖以下领域,欢迎相关主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投稿:

1. 智能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技术、虚拟仿真、虚拟现实技术在焊接场景的落地应用与实践案例(尤其欢迎跨国项目智能焊接技术适配应用、焊接实训体系国际化共建相关成果)。

2. 人才培养与标准建设:

(1) 技术技能教育与培训模式创新、经验分享(侧重国际化课程体系共建、双语教学资源开发、跨国实训基地合作成果);

(2) 国际团体标准制定与推广(含跨国主导或参与的国际标准研究、助力技术跨境适配的成果);

(3) 金砖工坊、国际技能竞赛、国际技能护照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重点欢迎跨国院校/机构合作开展技能人才联合培养的实践案例);

(4) 大国工匠培养路径与实践案例(含跨国技能培训模式共建、工匠培养经验共享相关成果)。

3. 先进焊接及检测技术:

(1) 焊接及连接方法(电弧焊、激光焊、搅拌摩擦焊、微连接、复合焊接)的技术研发与跨区域市场适配方案;

(2) 焊机设备研发与性能优化(含焊接设备国际认证、本地化改进相关研究);

(3) 焊接质量检测方法与设备(无损检测、在线监测等)的国际标准对接与跨国项目应用案例;

(4) 焊接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方案(侧重跨国合作推广、本地化落地实践案例);

(5) 焊接材料研发与焊接冶金学研究(含适应不同区域工况的焊接材料研发、出口型焊接材料性能优化);

(6) 焊接质量控制技术与标准规范(含不同国家/地区焊接标准衔接、助力跨国项目合规落地相关成果)。

4. 增材制造与表面工程:

(1) 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3D打印、堆焊复合制造、激光熔覆、电弧熔丝、喷涂等)的技术成果跨国转化案例;

(2) 增材制造工艺优化、材料性能研究及应用场景拓展(侧重服务跨国产业布局的工艺创新);

(3) 表面工程技术在焊接构件防护与性能提升中的应用(含适应不同区域恶劣环境的焊接构件表面处理技术研发)。

5. 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国际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未来趋势及跨领域延伸应用(重点关注技术与不同区域市场需求的匹配性分析、助力跨国主体提前布局海外赛道的趋势研判)。

6. 绿色节能技术: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智能制造及增材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含符合不同国家/地区环保法规的焊接技术研发、助力跨国项目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方案)。

三、论文投稿要求

1. 原创性要求:投稿论文须为原创成果,未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会议或其他公开平台发表过,不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作者需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原创性负责。

2. 内容要求:论文需紧扣征集主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逻辑清晰、数据准确、论述完整,能够反映焊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或技术应用成果。

3. 语言与格式要求:

论文需同时提交中文、英文两个版本,篇幅建议控制在5-10页(含图表、公式),正文采用仿宋_GB2312(中文)、Times New Roman(英文),字号为三号,固定值28磅行距。

4. 论文结构需包含:标题(中英文)、作者信息(姓名、单位、职称、联系方式)、摘要(中英文,400字以内,概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关键词(3-5个,中英文)、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

5. 图表需清晰规范,注明图题、表题(中英文),引用数据需注明来源;参考文献格式需符合国家标准(GB/T7714)或国际通用规范(如APA、IEEE)。

四、审稿与收录安排

1. 审稿流程:

会议的所有投稿需经过专家审稿(由焊接、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并提交至组委会复核,重点评估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实用性及规范性。

2. 论文集收录:

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录用的论文将收录至《第十八届亚洲焊接技术及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将采用中英文对照排版。

遴选部分学术价值高、创新性突出的优秀论文,邀请作者在会议期间进行主题报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未有机会做主题报告的论文,将同步制作成学术海报,在会议同期设置专属展示区域进行展示,进一步推广优质学术成果,为作者提供多元的成果交流渠道。

3. 证书颁发:

为认可作者的学术贡献,将根据成果展示形式分别颁发对应证书。

五、投稿方式与时间

(一)投稿截止时间:2025年10月18日24:00(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二)投稿材料:需同时提交以下材料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2025AWF研讨会论文投稿-作者姓名-单位”:

1. 论文全文(Word版+PDF版,中英文各1份);

2.《论文投稿信息表》(见附件2)。

(三)投稿邮箱:

activities@bricsfuture.org.cn

六、参会相关说明

(一)会务费标准:1500元/人,不含住宿费、交通费;

1. 10月15日及以前注册报名及缴费:1200元/人,在校学生参会:800元/人。

2. 10月15日之后或现场注册报名:1500元/人,在校学生参会:1200元/人。

(二)会务费由厦门市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秘书处)统一收取,并于活动结束后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会展服务*会务费)。会务费支付方式分为扫描收款码支付、对公转账支付两种方式;

(三)收款二维码如下(支付时请务必注明单位名称或姓名及“2025AWF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字样):

微信图片_20251009091821.png

(四)规定不能使用收款码支付的单位请提前汇款,汇款账号信息如下(汇款时请务必注明单位名称或姓名及“2025AWF国际研讨会”字样):

单位名称:厦门市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诚毅广场支行

银行账号:4100201419100170869

联行号:102393001012

七、联系方式

颜雯智 13075953401

吕振昆 13860164406

王 雪 15710661369

苏珮馨 18519520530

吴秀春 13306055883

林秋明 13395038330

何 薇 18605036933 

朱秀青 13779970378

座机号码:0592-6688879

邮箱:activities@bricsfuture.org.cn


下载附件:

附件1:关于第43届亚洲焊接联合会年会系列活动—第十八届亚洲焊接技术及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征集的通知.pdf

附件2:论文投稿信息表.docx

©2023 金砖未来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会心科技
闽ICP备12331232468号-1